热门资讯
考研专业课:统考教育学专业基础阶段学习方案
来源:南京都市网 | 2015/4/15 11:29:36    
  (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一、制定学习计划
  1、紧扣阶段目标:要对教育学专业课进行地毯式复习,通读并理解所有知识点,形成结构框架;
  2、学习时间分配:以周为单位,学习时间每周约12-18小时,确保当周任务当周完成;
  3、《大纲》学习提示:基础阶段复习以《大纲解析》、《硕士研究生专业.知识点--教育学》为准,教材等其他相关书目作为辅助参考资料;
  4、计划完成程度测试:在复习重要明白要记住,"熟能生巧"的道理。如果你拿起题目不知道怎么做,或者觉得很模糊,那就是你对知识不够熟悉,你还需要回头多看几遍书。
  5、重难点应对:对于重点要在理解的基础上重点记忆,并且要经常复习,熟练掌握,达到能熟练应用的程度。遇到难点则需要做到逐渐攻破,彻底掌握。
  二、参考用书
  1、指定参考资料
  《2015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基础考试大纲解析》,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硕士研究生专业.知识点--教育学》(内部资料)。
  《2015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教育学基础考试大纲》。
  2、教材类参考资料
  教育学的参考书目很多,考试的内容难以在具体的书中找到答案,尤其是教育学原理,但有一些基本的教材,一般是本学科创始人、及另学科有突破性发展的重要人物的著作,这些学科重要人物所著的基本原理通常能够帮助你建起一个学科构架,理清整体脉络。之后的复习只要填充、完善你的知识体系就可以了。
  教育学原理:
  全国十二所重点师范大学联合编写:《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
  王道俊、王汉澜主编:《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袁振国著:《当代教育学》,教育科学出版社。
  中外教育史:
  孙培青著:《中国教育史》,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吴式颖著:《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
  王炳照著:《简明中国教育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教育心理学:
  刘儒德、陈琦著:《当代教育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皮连生主编,《教育心理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林崇德主编,冯忠良、姚梅林等著:《教育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
  教育研究方法:
  裴娣娜著:《教育研究方法》,安徽教育出版社。
  叶澜著:《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初探》,上海教育出版社。
  袁振国著:《教育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
  备注:学员可多选择几种版本的辅导教材,或相关的辅导资料,加大复习广度和深度,以保证知识点理解和掌握的更透彻。
  三、学习方法
  从一开始就注重培养个人正确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按照学习计划中提示的学习方法,不断修正个人学习方法与习惯,快速提高学习效率,达到本阶段设定的学习效果。本阶段适用的学习方法如下:
  1、以考试大纲为主,系统掌握专业知识,理清学科思路和框架,分清重难点,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知识点。
  2、以指定资料用书为基础,认真阅读配备的参考用书的内容。
  看书时,应脚踏实地,不能放松基础知识,尤其是第一遍复习时。在有时间和精力的条件下,争取阅读相关层次不同版本的教材,以扩大知识面,加深自己的理解能力。在阅读参考书目时,应该有所侧重,对于好理解的科目,比如说《教育学基础》可以快速阅读,大体了解一下知识框架就可以了,而对于像《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尤其是《教育心理学》应重在理解甚至有意识的进行一下记忆,这里的记忆并不是要你系统全面的掌握,而是大概记忆一些关键人物、关键专业定义和专业名词。同时,再次阶段可以做一些笔记,这样有助于在脑中构建学科框架,便于记忆。
  四、学习目标
  完成进行"地毯式"复习、对所考核科目建立一个宏观知识逻辑框架,对每一个知识点做到认识、理解即可。整体做到"四步走"的战略目标:
  首先,选择一本难度适宜、内容全面、与考试相关度最大的教材作为主要复习教材。开始时可以把书较详细地看一遍,熟悉内容。
  第二步,结合考试题目的深度,把每章每节仔细研读,再把每个问题弄清楚,并强化理解和记忆,把教材吃透。
  第三步,通读不同版本、比较优秀的同类教材。不同版本的教科书着重点各不相同。
  第四步,建立自己的理解框架,把一门学科的理论内容融进自己的框架里。学会自己阐述你所选择这门学科的基本原理。
  备注:以上计划仅作为参考,同学们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学习进度快的同学,可以复习其他参考用书。
责任编辑:城市网
咨询热线:400-664-0095 合作QQ:80044735
Copyright© 2017 南京都市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4047004号